導語:科技博客insideintercom.io上週日刊登題為《卡片正在迅速成為流動設備最佳設計模式》(Cards are fast becoming the best design pattern for mobile devices)的評論文章稱,隨著 Google 和Twitter等一線互聯網公司逐漸採用卡片設計,這種元素將在今後的流動設計和創意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。
以下為文章概要:
我們正在見証網絡世界的一場變革:從傳統的網頁和目的地,轉向由各種獨立內容彙總而成的個性化體驗。內容之所以被分拆成獨立的元素,並重新組合起來,源於流動技術的崛起、數量龐大且尺寸各異的螢幕、以及來自各種API(應用編程接口)和SDK(軟件開髮套件)的數據。這一切,都在將網絡從相互鏈接的內容頁面,轉變成獨立內容拼接而成的完整體驗。
這種內容聚合取決於:
──消費內容的人,以及他們的興趣、偏好和行為。
──他們所處的地點和環境背景。
──他們好友的興趣、偏好和習慣。
──他們的精準廣告生態系統。
如果當今時代的主要媒介都變成便於攜帶的螢幕(例如手機或平板電腦),那麼主要的設計模式就會變成卡片。這一跡像已經開始顯現。
Twitter
Twitter已經推出了卡片,可以將多媒體內容嵌入Twitter消息。相比於自家網站,《紐約時報》應該更加關注他們的報導在Twitter卡片中的呈現方式,因為他們的內容通過卡片形式展示的頻率可能更高。
Google
Google Now的出現,表明 Google 也在重新思考信息傳播方式,不再局限於搜索,而是向流動設備推送個性化信息。他們的設計也採用了卡片模式。
其他企業
Pinterest也在使用卡片,Spotify最新的發現功能同樣如此。Facebook的很多內容同樣以卡片的方式呈現,就連iOS 7里的很多內容也使用了卡片元素,例如應用切換器和Aridrop。
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。儘管現在已經出現了很多卡片設計案例,但這一趨勢其實才剛剛開始。卡片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設計模式,在很久以前就已誕生。
卡片帶來了信息爆發
卡片從很早以前就開始充當信息傳播媒介。中國早在9世紀就使用卡片來玩遊戲。17世紀,倫敦出現了幫助人們找到企業的貿易卡。18世紀,歐洲的貴族們也使用卡片來介紹即將到來的尊貴客人。數百年來,人們一直在使用名片交換信息。
我們還會給別人寄送生日賀卡、賀年卡等祝福的卡片,我們的錢包里塞滿了借記卡、銀行卡、駕照等。如果是小孩,肯定也少不了各種卡片遊戲。在電腦技術誕生前,空中交通指揮員也使用卡片管理天上的飛機,有些地方至今仍在使用這種方法。
卡片是一種重要的傳播媒介,電影也是用卡片的格式拍攝出來的。一張卡片代表一個場景。我們外出旅行時,也會往家裡寄一些明信片。而在商業活動中,卡片最主要的形式是各種各樣的優惠券。
使用方式多樣
除了作為信息媒介外,卡片最大的特點就有無窮無盡的使用方式。想想實體卡片,可以在背面展示更多內容,也可以摺疊起來隱藏詳細信息,還可以堆起來節約空間,散開來展示更多內容。
在為螢幕設計虛擬卡片時,便可充分利用這些特性,還可以融入動畫元素。例如,可以對虛擬卡片進行旋轉或摺疊,從而展示更多信息,還可以整合照片、視頻、音樂等多媒體內容。總之,這種模式具有很大的創造空間。
卡片十分適合流動設備,而且能夠適應不同的螢幕尺寸。別忘了,無論你是誰,也無論你在做什麼事情,流動設備都是你的企業未來發展的靈魂。在流動設備上,卡片可以垂直堆疊起來,也可以水平攤開,就像表格一樣。
新的創意畫布
當今的產品和互動設計師已經使用了很多卡片。我認為廣告的營銷和創意行業同樣如此。隨著社交媒體的迅速崛起,以及各種服務的碎片化日益加劇,占據了我們越來越多的時間,營銷資金肯定也會跟進。各大服務中的主要創意載體都將是卡片。Facebook、Twitter、Pinterest、Instagram、Line都是絕佳的例子。
毫無疑問,卡片將成為設計與創意行業未來最重要的元素之一。(鼎宏)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 Five Filters recommend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