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個9月,鄭航宙忙得不亦樂乎。作為錢方的創始人、董事長兼總經理,她需要時刻盯著即將上線的新產品。
「我們想在10月份之前推出這款新產品。」近日,在接受《21世紀經濟報導》記者採訪時,鄭航宙只表示,這款新產品在支付行業內有很強的殺傷力,但對具體細節,她以「現在還處於保密階段,不方便說明」為由,三緘其口。
2010年創立的錢方,為小微商戶提供刷卡收款POS器,以此切入小微企業的支付市場。目前,全國有6000萬-7000萬小微商戶,但擁有移動POS的小微商戶不到300萬。小微企業原本的信息化程度比較低,很多小店仍然是使用現金結算。當O2O時代來到時,不少線上客流會被帶到線下,刷卡需求將劇增,刷卡器也成為商家必備。
2012年6月,錢方獲得紅杉資本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。鄭航宙透露,2013年內,錢方會啟動B輪融資。
但在鄭航宙的規劃中,支付只是一個切入點,更重要的是這些小微商戶。「支付本身是沒有價值的,如果想黏住客戶,必須去做別的。市場告訴我們只是在支付上進行價格競爭,肯定是死路一條。」鄭航宙告訴記者,其實錢方並不是一家支付公司,是一家互聯網數據企業。通過支付需求切中小微商戶,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。
從支付切入
鄭航宙在支付行業從業20多年,從支付到匯款,從國際卡組織到發卡,橫跨了支付的整個產業鏈。多年的經歷,讓她很想給小微企業做點事。
2008年至2010年,鄭航宙在PayPal工作,擔任戰略顧問。PayPal公司全球創業的氛圍甚濃,在美國,在科技界甚至還有「PayPal黑幫」這樣用來稱呼PayPal出來的創業者。這也感染了鄭航宙。
實際上,PayPal中國也有創業黑幫。目前,浮出水面的是融360的 CEO葉大清,線上遊戲及虛擬商品的信用服務提供商mo9的創始人華律,再就是鄭航宙。
創立錢方時,鄭航宙已經進入「不惑之年」。問及創業原因,她表示機緣巧合。「投資人和MasterCard的一個老闆找到了我,他們想找一個懂支付的人來做中國市場,然後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去調研這個市場,和小商戶混在一起,了解他們的需求。我們發現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,是一片藍海。」於是,錢方誕生了。
在短短的兩年內,錢方的QPOS產品更新多次。目前,錢方已經開發出了第二代產品。相比傳統POS機,錢方QPOS小巧輕便,操作也十分簡單易學。用戶只需要將產品與電腦或智能手機連接,登陸App,選擇消費交易或者刷卡收款,輸交易金額,連上讀卡器,刷卡,輸入密碼,然後讓消費者在APP應用上進行電子簽名,確認,整個交易就完成了。
由於使用習慣,中國95%的信用卡都是密碼支付,以此保證持卡人的資金安全。因此,錢方在設計產品時加入了一個密碼輸入硬體。在操作過程中,消費者只需要在這個硬體中輸入密碼,而不必將密碼輸入商家的手機里,卡號、密碼、金額通過這個硬體加密之後傳輸到手機應用,這與中國其他仿"Square"的刷頭需要在App應用當中輸入密碼不同。「中國人還是習慣在刷卡時在硬體終端上輸入密碼,這樣覺得安全。」鄭航宙表示,僅這一點創新,便帶來了新機會。
這個刷卡器推出之後,就受到歡迎,目前,錢方QPOS擁有五萬左右的小微商戶,雖然這一數字對於龐大的線下POS收單行業,只是九牛一毛,但未來預期的銷量很不錯。
在推廣方式上,錢方主要藉助傳統的代理商銷售QPOS終端,互聯網銷售只有很小一部分。對於硬體銷售,鄭航宙表示,錢方並不指著硬體終端賺錢,給代理商也是成本價,將更多的利潤空間給代理商。而錢方還是希望未來通過支付費率,以及其他增值服務來賺錢。「現在我們的很多產品都賣到了海外,只要我們想賣可以賣很多,但那不是我們要走的路。」
眾所周知,從事支付業務需要牌照。根據央行頒發的《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》,未獲「支付業務許可證」的將不得從事相關支付業務。錢方主要是通過與有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,如通聯支付,共同打造一款聯名產品支持支付。其中,錢方只負責設備技術的研發。
對於小微商戶的申請需求,錢方有一套自己的審核標準,堅持3個真實原則來進行風險管理:真實商戶、真實交易、交易時間和交易金額符合行業特點。
「錢方沒有支付牌照,所以我們最後不用支付來走路。」 鄭航宙表示,目前,錢方要先滿足小微企業的支付需求,然後慢慢切入,最終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。
定位小小微商戶
「做生意都涉及到金錢,我們想讓每個做生意的人都能收卡。」長期給小微企業提供服務的鄭航宙,希望能夠改變支付無法覆蓋小微商戶的局面。
央行的統計數據顯示,目前,全國銀行卡跨行支付系統聯網商戶達400萬戶,聯網POS機近700萬台。這些POS機大多集中在中高端商戶。但是,中國的刷卡需求增長很大塊,其中大部分來自小微上鋪乃至個體戶。
在線下收單行業,諸如百貨、商超等大型連鎖商戶的線下POS收單都由銀行提供服務,再往下是銀聯商務,它的商戶是千萬級別,而諸如匯付天下、快錢、易寶支付等定位於小微商戶。
「在這個線下收單的金字塔結構中,錢方自己將塔基往下拓展了一層,將自己定位於非常小的小微商戶,這些商戶往往也不與第三方支付相衝突。」鄭航宙告訴記者,錢方定位的非常小的小微商戶主要是街邊及小區的單體服裝店、美容店、美甲店,可能一個店只有一兩個員工。「餐館不去碰,因為其支付費率高,利潤豐厚,銀行與支付公司都在搶,是紅海。」
而在線下移動支付,錢方也避開與移動支付老兵拉卡拉的競爭,鄭航宙告訴記者,拉卡拉主要是做消費者,做C端;而錢方主要是做B端,幫助企業解決問題。未來錢方不會走C端,只定位於幫助B端導流量。
鄭航宙表示,中國擁有4000萬的個體戶執照,但還有很多做生意沒有執照,比如,美甲個體戶租了美容店的一個櫃檯來提供服務。所以,中國的個體戶遠不止4000多萬,這是一個大藍海。
鄭航宙告訴記者,由於收卡涉及費率,並不是每個企業都願意刷卡。錢方的商戶70%以上是與年輕女性相關的店面。其中40%是服裝店,利潤接近300%,其次是美甲店、美容店、箱包店等等,平均下來,這些商鋪每單金額達到200元-300元。這樣,除去費率后,也能夠保證商鋪的利潤,因此,商鋪才有動力去鋪刷卡機。
鄭航宙指出,在整個市場中,企業可能會有支付、營銷、管理、融資等各種需求。支付公司主要是進行縱向拓展,瞄準的是大型企業、小型企業,甚至到個體戶的支付需求,提供的是全方位的支付解決方案。
實際上,支付只是第一步,小微商戶還面臨如何營銷、怎樣做生意、怎樣記賬、黏住顧客等一系列問題。因此,錢方進行橫向拓展,通過對數據的挖掘和分析,為小微商戶提供支付、營銷、客戶管理等一站式的綜合服務。
對於其他服務,錢方已經開始試水。比如,發送給消費者的電子賬單中,會附有KFC等商家的優惠券。傳統的刷卡賬單背面的廣告由銀行、銀聯商務等機構決定,比如,超市購物單後面可能是某銀行的廣告。而錢方的使用者可以自定義簽購單背面的廣告,既可以是店面廣告,也可以是促銷信息,還可以是其他營銷內容。
除了以上嘗試,錢方還進行海量數據的分析和挖掘。目前,錢方100多員工中,有60多名工程師和數據挖掘人員。比如,錢方為商戶建立一個Web網站,商家可以進行客戶管理。通過對消費者的行為、愛好、消費記錄等信息的分析,可以幫助商戶進行更好的營銷。另外,錢方還可以分析商家的各種信息,判斷風險,提供給支付合作夥伴。
「我們也可以說是一家玩數據分析的互聯網公司。」鄭航宙說。
不懼虛擬支付
一位分析人士指出,錢方是一家創業企業,賺到錢是幾年以後的事情。但支付行業目前也正處於高速變化期。錢方將面臨兩個風險:一是網購浪潮對線下實體店的衝擊;二是,電子錢包、虛擬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,對線下POS的衝擊。
對於前者,鄭航宙告訴記者,錢方的商鋪主要是一線城市的小微商鋪,80%以上是零售業活躍的區域。這些商鋪生意不錯,別具特色。很多擁有韓國、中國香港、歐美等地區特色的商品,貨品不少也是從這些地方買進,基本是做老客戶生意,利潤率比較高。「現在,淘寶上的個體商鋪經營不佳,激烈的競爭也會擠出一些店鋪。」鄭航宙認為,未來,線上與線下是一個綜合體,不必擔心網購對服務商鋪的衝擊。
而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現,將會對線下收單支付產生巨大的衝擊。一位第三方支付行業人士曾預測,未來,線下POS收單業務在5年內還能活得比較滋潤,但是5年後,這一塊市場可能被成本更低的軟體取代,比如,電子錢包,互聯網支付等。
對於未來「虛擬錢包」的衝擊,鄭航宙並不擔心。目前,錢方可以做到指紋、聲音、圖像等識別技術,如果未來虛擬錢包得以實現,錢方也可以應付自如。
她認為,任何支付,本職都是銀行的錢或給予的信用,代表對錢的所有權。不管用何種表現形式(塑料卡片、指紋、聲音)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有資金和信用額度。而用什麼符號形式表現金錢或信用,決定權在發卡機構,與整個行業變化和消費者習慣有關。這些改變是一種緩慢的過程。
一位第三方支付企業的高管亦表示:「電子錢包、虛擬支付的時代還沒有到來。」因為,消費者使用電子錢包、虛擬支付等方式消費,需要商家端配合二維碼、NFC支付終端等工具才能夠輔助完成,但這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。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 Five Filters recommend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