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周小仙/台北報導】
全球都在等待本周登場的聯準會的量化寬鬆(QE)政策如何退場,加上熱錢大舉撤出亞股,8月投信基金規模再度跌破兩兆元關卡,來到1.99兆元,較上月下滑154.75億元。
8月不論股、債等各類型基金規模幾乎全數失血,僅有被視為「資金避風港」的國內外貨幣型基金,8月淨申購183.1億元,總金額升至8725億元,創下2010年12月有統計以來新高,「資金避風頭」等待變數釐清的趨勢十分明顯。
最新統計也顯示,八月以海外股票基金規模大減86.97億元最多,國人喜愛的高收益債券基金也縮水58.56億元,指數型基金也下滑86.92億。
回顧年初全球資金慢慢回流,投信基金總規模在4月重返2兆元大關,但僅維持了兩個月,受QE可能提前退場的訊息影響,6月投信基金規模又落至2兆元之下,大失血1032億元,創下2011年9月來單月最大減少金額與最大減幅,其中台灣投資人熱愛的高收益債券基金,6月遭淨贖回288億元。
6月風頭過後,資金迅速回補股債基金,7月投信基金規模成長3.71%,再度重回2.01兆元,但美好光景不長,受本月即將登場的聯準會利率會議影響,資金轉進貨幣基金避險,8月投信基金整體基金規模又落至2兆元之下。
投信業者指出,今年資金潮「暴起暴落」,與QE退場訊息息息相關。目前台灣投資人仍「多問少做」,除法人資金等待QE方向更明確,投資人也不敢在此時貿然進場。
摩根投信產品投資部副總劉玲君表示,8月股債基金規模同步縮減,反映當前市場觀望氣氛高漲,資金寧可選擇極度保守,但具流動性優勢的貨幣型基金,看風向意味相當濃厚。
 |
圖/經濟日報提供 |
|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 Five Filters recommends: